2018-08-06 16:30:13|來源: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|編輯:楊麗芳|責編:陳夢楠
國際在線貴州頻道消息(梁晉毅):作為女兒,面對在ICU搶救了28天的父親,肖上芳至今仍心存深深的歉疚;作為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,看到上千戶易地搬遷戶如期搬入新居,肖上芳又總是感到莫大的欣慰。
2018年5月15日,來自貴州銅仁市石阡縣青陽鄉(xiāng)茶園村的移民搬遷戶李洋軍、沈曉菊夫婦和其他170多戶搬遷戶如期入住銅仁市大龍經(jīng)濟開發(fā)區(qū)龍江新區(qū)。搬進新居前,他們并不知道這里曾是一片荒地,為確保1500套移民搬遷安置房如期交付,龍江新區(qū)易地扶貧安置點一期項目經(jīng)理肖上芳可謂下足了“繡花功夫”。
龍江新區(qū)是銅仁市跨區(qū)域易地扶貧搬遷的3個承接地之一,一期擬新建住宅53棟,總建筑面積26.8萬平方米,計劃安置來自銅仁市德江、石阡兩縣的搬遷群眾約1500戶、7200人,是銅仁市乃至貴州省的易地扶貧搬遷的一個重點項目。但因征地、調規(guī)、招標等原因,該項目在2017年10月才全面啟動,部分圖紙2018年1月才到施工單位。要確保2018年6月30日全面交房,難度可想而知。
“說實話,接到這個任務時,我最初是抵觸的。我知道這個工程的難度,而且我和愛人兩地分居了10多年,好不容易才團聚了半年時間。”臨危受命出任銅仁市大龍經(jīng)濟開發(fā)區(qū)易地扶貧安置房項目經(jīng)理的保利新聯(lián)爆破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市政與建安工程事業(yè)部副總經(jīng)理肖上芳說,是領導的一句“你是不是共產(chǎn)黨員,你是共產(chǎn)黨員就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。”讓她沒有再推辭。
盡管已多次擔任工程建設項目經(jīng)理,在一線工作十多年,完成過5個大、中型工程項目,保質、保量、保安全完成總工程量近40萬方,肖上芳這次遇到的難題前所未有。
“最大的難題還是工期太短,工程量太大,要保質保量,建筑施工絕沒有捷徑可走。”為此,肖上芳決定開啟一場“大會戰(zhàn)”。
“前期搶孔樁時,我們上了16臺旋挖鉆機施工全面開挖,50天完成孔樁2032根。進入房屋主體施工后,安裝大型機具塔吊26臺,隨時配備泵車4臺、汽車吊8臺,方便施工。”項目施工負責人魏東說,“白加黑”、“5+2”自不必說,為了不耽誤施工進度又可以使混泥土有足夠的時間凝固,肖上芳準備了3套模具從一樓一直澆筑到3樓。就這樣,龍江新區(qū)一期工程僅用140天就完成了53棟樓的主體施工。
重點搶工階段集中在今年的4月至6月。“那時二次結構、抹灰、裝飾裝修、水電安裝等項目同時啟動,施工人數(shù)達到了2090人。”肖上芳豪爽地笑道,那時的工地真的就像一個戰(zhàn)場,每天都要對現(xiàn)場施工工序、材料、資金、人員統(tǒng)籌安排等進行調度。
而真正讓肖上芳感到快“挺不住了”的時間段,是在今年的1月。那時她父親突發(fā)重病住進ICU28天,隨時有生命危險,而項目進度卻一點也不能耽誤。
“我把銅仁南到貴陽北之間的高鐵車次信息記得了如指掌,每隔一天,處理完手頭工作后,我就掐著點乘坐下午2點10分那趟動車趕到貴陽北站,4點趕到醫(yī)院,問問病情,換好衣服陪父親說說話,1小時后又回貴陽北站趕5點多的那趟動車回項目部。”肖上芳說,她必須每天晚上8點都出現(xiàn)在項目上,主持召開當天晚上和第二天的施工調度會。就這樣,肖上芳每天的時間都精確到10分鐘以內(nèi)。有人說,也許是她這種盡忠盡孝的意志和精神,才讓她父親的病情奇跡般地好轉。
肖上芳率領團隊采用了大規(guī)模施工作業(yè)、大范圍協(xié)作配合、大力度確保安全的措施,全力推動項目全速前進,如此龐大、緊張的工程確保了如期完工交付,還沒有發(fā)生一起安全事故,懂行的人不禁贊嘆道,“這背后真是下足了繡花功夫。”